东方军事网——关注国内外军事前沿变革。军事爱好者交流社区!
东方军事网
当前位置: 东方军事 > 社会综合 >

70后院士发布科学成果 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时间:2018-08-14  作者:东方军事网 鼎盛军事论坛  来源:http://www.df81.cn
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纠缠”,一方来自青海德令哈站,另一方远在云南丽江站。尽管相距千里之遥,这对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粒子,却上演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心心相印”大

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纠缠”,一方来自青海德令哈站,另一方远在云南丽江站。尽管相距千里之遥,这对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粒子,却上演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心心相印”大戏——

  作为见证者,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6月16日对外宣布:中国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首次在太空中较为严格地验证了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他们很早就有了这个大胆超前的想法,并最终实现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物理学家延内魏因如是评价。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通过量子纠缠所建立起来的量子信道不可破译,将成为未来保密通信的“终极武器”

  “处在特殊状态(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当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操作或测量,身处远方的其他粒子会瞬时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种“心灵感应”似的神秘关联,便是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也称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简单来说,量子纠缠即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何谓量子?它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也是能量的基本携带者,人们所熟知的分子、原子、电子、光子等微观粒子,皆是其表现形态之一。

  按我们以往的认识,一只猫非生即死,不能同时“又生又死”。根据潘建伟的解释,在量子世界中,当猫和我们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它可以处于“生”和“死”同时叠加的状态,此时,我们再去测量两只分处异地的猫,当确定其中一只为生时另外一只也为生,反之则为死,哪怕这两只猫相隔甚远。

  对于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爱因斯坦深表怀疑。“对一个粒子的测量不会对另一个粒子产生影响。”他坚称。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对一个粒子的测量会瞬间改变另一个粒子的状态。

  究竟孰是孰非?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物理学家们围绕这一话题争论不休。因为,量子的这一奇妙特性一旦得到验证,将有一个最为直接的应用——通过量子纠缠所建立起来的量子信道不可破译,将成为未来保密通信的“终极武器”。

  上世纪7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的3个实验曾给出了量子非定域性的明确结论。但是,最初的这些实验验证存在种种漏洞。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更远的距离上是否仍然存在?会不会受到引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基本物理问题的验证有赖于上千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分发。

  如何把制备好的两个纠缠粒子分别发送到相距很远的两个点?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卫星系统总指挥王建宇介绍,“墨子号”卫星过境时,同时与青海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高美古站两个地面站建立光链路,卫星上的纠缠源载荷每秒产生800万个纠缠光子对,光链路以每秒1对的速度在地面超过1200公里的两个站之间建立量子纠缠。

  “高精度的实验技术保证了两地的独立测量时间间隔足够小,结果以99.9%的置信度在千公里距离上验证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实现了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潘建伟称。

  这意味着什么?一句话,即便相距千里之遥,量子纠缠效应依然有效。

  实用化进程再提速

  13公里、16公里、百公里,“咬住青山不放松”,他们不断扩展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并向新目标努力奔跑

  当然,除了验证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的存在,此番量子纠缠成功跨越千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量子通信实用化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利用量子纠缠所建立的量子信道,是构建量子信息处理网络的基本单元,而要构建广域的量子网络,,第一步就是要实现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分发。”潘建伟解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量子纠缠非常脆弱,其在远距离光纤传输中,一来损耗过大,二来与环境的耦合会使纠缠品质大大下降;在近地传输过程中,还会受到地面障碍物、地表曲率等影响。受种种因素限制,此前国内外地面实验的量子纠缠分发距离一直停留在百公里量级。

  如何有效扩展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理论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量子中继,但目前由于受到量子存储寿命和读出效率等因素的严重制约,无法实际应用于远程量子纠缠分发。另一种则是利用卫星向地面分发。

  “相比光纤,星地间的自由空间信道损耗小,结合卫星的帮助,可以在全球尺度上实现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分发。”2003年,潘建伟团队提出利用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方案。13公里、16公里、百公里,“咬住青山不放松”,他们不断扩展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并向新目标努力奔跑。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成功发射,卫星的科学任务之一即是双向星地量子纠缠分发。

(责任编辑:鼎盛军事网)

重庆古筝培训 | 境外自由行 | 高铁线路网 | 爱去世界之最

百度一下:70后院士发布科学成果 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360搜索:70后院士发布科学成果 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70后院士发布科学成果 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推荐内容